专家之见
广东近年爆发多宗本地人与外来人员间的摩擦事件,反映广东在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上仍需採取更积极措施。长期研究广东外来人口问题的91免费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志刚呼吁,对待外来人员需要从管理转向服务,让他们
真正享受到本地的生活福利。
李志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,應從本地人與外來人員衝突中看到城市人口管理的不足, 「首先要解決的是外來人口的歸屬感,讓他們遠離『無根』漂泊的感覺。」他提起曾做過一份關於北京、上海和廣州三地滿意度的調查,研究發現最關鍵因素是「歸屬感」。「對待外來人口要從管理轉向服務,了解他們所需。」
李志刚曾到2011年6月新塘事件发生地邻近的东莞中堂镇江南社区进行调研,新塘事件发生时,江南社区未受牵连。「江南社区的模式是值得借鉴的,当地社区资讯化完善,对人口资讯的登记管理比较全面,并能在资讯化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去了解外来人口的需求。」
「江南模式」體現的是平等環境下的溝通與服務,例如社區了解到外來人口的泊車需求,就為他們劃出專門的車位。然而整體來說,廣東本地人與外來人口的相互了解還是太少, 「除了每個月交房租,基本不會有生活上的接觸,這很糟糕。」
不過,李志剛認為「江南模式」未必能廣泛應用, 「將融合外來人口的責任下放到村或社區難以起到保障作用。」李志剛呼籲形成統籌機構,將平等化統籌到方方面面,而不是在基層局部的小修小補。他還指出,目前齊頭並進的管理模式使得問題更加複雜, 「人口、計生、出租屋,各有各管,割裂得越多越容易產生矛盾。」
他強調, 「必須讓生活在同一城市的人真正實現平等,享受到生活在當地的福利。」但戶籍制度的存在,始終是達成平等的障礙。李志剛表示,城市要謀發展,必須通過「自由遷徙」打破對生產力的束縛。他認為,廣東依靠積分入戶、積分入學的規則,通過建立平等的機制提升外來人口的歸屬感,可說已邁出了正確的一步。